首页 > 故事大全 > 正文
陈警官强忍着打哈欠的欲望,看着坐在对面紧张的记者。记者手里拿着一本书挥舞着,滔滔不绝地说:“我是法制报的犯罪记者,今天去市图书馆搜集犯罪案件,发现有人在这本书上画了圈…… ”“等等,”陈警官发现自己的耐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便打断了记者的话,“你是说,你大老远来的,是因为有人在上面乱涂乱画吗?图书馆的书?”不过,记者接下来的话,却引起了他的兴趣:“当然不是!你还记得一年前,这个城市有两个女学生相继遇害吗?她们是同一个人,却找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还是杀人动机。”陈警官点点头,这两起案子当时确实引起了恐慌,最终成了悬案。记者接着说:“我跟着报了那两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后来,我无意中想起了被圈起来的部分,突然灵光一闪:被圈起来的,和现实中的两起命案惊人的相似。”说着,他递上了书,书名是《两起命案》。 书上有几页被记者弄皱了,陈警官打开一看,那几页被人圈了起来,从字迹和墨色来看,应该是同一个人。看到圆圈画出的第一道痕迹,陈警官忍不住惊呼:“原来是这样!”是在沉睡中被杀的。不过从现场来看,他们上床之前,门窗房子关得严严实实的,事后也没有发现门窗有破损的迹象。因此,警方一直想不通凶手是如何进入这所房子的。但在看到第一圈后在“两起命案”中,陈警官恍然大悟。书中的凶手先是将汽油倒在离受害人家不远的一棵树上,然后放火焚烧。不一会儿,火光和浓烟引来了消防车,人们纷纷冲了出去。可就在此时,凶手却趁机潜入受害人家中躲藏起来。陈警官这才想起来,在这两名女学生遇害前,附近的房屋曾发生过小火。会不会只是巧合? 可是越往下看,后面的圈圈都是一开始让警察束手无策的可疑点。从跟踪、潜入到善后,与真凶杀人案竟有惊人的巧合!陈警官顿时眼前一亮:“这么说,凶手拿这本书当仿制品了?”记者点点头:“这也是我来的目的。另外,我想全程跟踪案件的进展并随时掌握最新消息。“第一手资料。”陈警官激动地站了起来:“我对此没有异议,毕竟破案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个案子的第一负责人是王警官。王警官结婚后离家,之后一直独居,没有孩子。因为案子没有进展,最终被调到其他部门负责。” 但一个小时后,实验室的专家告诉陈警官,他们已经一页一页地检查了这本书,发现有很多圈圈的章节。而且,一些圈出的地方还有“太棒了”之类的评论,可以用来进行笔迹鉴定。但问题是,女学生的命案发生在一年前。如果凶手真的是模仿这本书,他应该在一年前就看过这本书了。不过,一年前的指纹早已残缺模糊,指纹鉴定“所以,没有结果。陈警官得出这个结论后,突然想到了另一个想法,“去图书馆看看。” 当我们到达图书馆,陈警官向馆员说明情况时,馆长显得又惊又遗憾:“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借阅情况可以从网络记录中查到。但没过多久,两名女学生被杀,电脑硬盘被人破坏,之前的记录包括备份数据都没有了。我们当时还在想,如果是小偷,为什么不直接偷东西毁掉呢?” 陈警官真是不知所措。苦思良久,局里的犯罪心理学家给出了建议:“罪犯制造了一个悬案,警察也无能为力。我发表自己喜欢的作品时也有同感,希望有人可以欣赏我的杰作。在这种情况下,不法分子肯定会找到发泄的渠道,比如联系书的作者,或者向他炫耀。 《两起命案》的作者是文坛新锐作家贾平,陈警官从出版社得知了他的电话号码,立即拨通了贾平的电话。关于案件的情况和猜测,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家平也是个直爽的人,当即就答应了。两天后,家平离开 走进了陈警官的办公室,递给他几封分类的信件:“这是我收到的读者来信。但是,对于某本书,很难得到读者的来信。所以,虽然我写了很多年,但给《两起谋杀案》的读者的信却寥寥无几。 ”陈警官连连道谢,并把家平安排在了p宿舍。派出所,希望他能多呆几天,最后把信交给了化验处。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罪犯毕竟是个谨慎的人。可在与家平谈了半小时后,化验科电话来电:“我们发现一模一样的字迹!信件中,有一封信的字迹和墨迹与书上的评注一模一样。这说明圈圈的人书和写信的人是同一个人,而且信上还附有地址,就在离两名被害女学生住处不远的地方。”陈警官欣喜若狂。虽然他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但如果圈书写信的人就是凶手,那么当他写下这封信的时候,无法想象有人会在这千万册书中的一本中找到与案件相关的线索。 .因此,犯罪分子不觉得需要隐藏他们的地址。 十分钟后,陈警官一行人登上了开往郊区的汽车。车子停在一片树林前,树林里有一座破旧的红瓦房。陈警官重重地敲了敲门:“警察,开门!” 屋里一片寂静。 陈警官犹豫片刻,踢开门闯了进去。 房子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里面的家具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又是忙碌的一天吗?然而,陈警官刚推开杂物间,就闻到一股腐烂的味道。气味来自一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具几乎腐烂的尸体。 在尸体裤子的后兜里,有一个钱包,里面有一张身份证。上面的地址和名字都表明死者就是给贾平写信的读者。尸体旁边是一把匕首,上面有污渍。看见这种情况,陈警官顿时皱起了眉头。难道这个人不是那两起命案的凶手? 这样一来,事情本该是这样的:一年前,死者在图书馆看到了《两起杀人案》,觉得书与现实有些不可思议的巧合,于是画了一个圆圈,并写信给家平提醒。随后,他开始尝试查案,不料却被真凶发现,真凶将他杀死,并毁坏了图书馆的硬盘。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眼前的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随后,陈警官对这一带的居民进行了询问。不过这里是城郊最荒凉的地方,附近的居民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栋房子也是那些偶尔来度假的有钱人的别墅。本来,在这里待的时间短,距离又远,所以没有人认识。死者未被看见一年多了,没人在意。 在随后的搜查中,陈警官在死者的钱包里发现了一张名片——王警官!名片包装在一张印刷纸中。展开打印纸,中间包着王警官的名片。打印的纸上有时间和地点,可以推断死者生前见过王警官,王警官把这句话印在纸上,用名片包好,以提醒对方不要忘记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去死。不过,在整个案件的调查过程中,陈警官和王警官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为什么王警官从来不说他认识死者,而陈警官又为什么跑这么远来找这个地方? 陈警官的心在狂跳:王警官一定是故意砸这个案子的!他是凶手,他用身份毁了所有人l 对他不利的证据,还毁坏了图书馆的硬盘。那个读者恰巧看了《两起杀人案》后,一定是联系了当时还在负责调查的王警官,结果被杀了。 想到这里,陈警官恍然大悟,身为作者的家平身处险境。为了生怕有人再提起旧事,也为了让这个案子彻底平息,王警官肯定会亏待家平。陈警官连忙问身后的记者,“家平呢?”记者说:“临走前,王警官说要请家平吃饭,继续谈案子。”陈警官的心沉了下去。 陈警官刚想拨打家平的手机,警车上的对讲机大声喊道:“各位警员注意,钦天宾馆发生凶杀案,请立即赶赴现场。” > 到达秦天温泉后el,几名警察较早到达并正在处理现场。陈警官看了一眼这一幕,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躺在地上的竟然是王警官,胸口插着一把匕首,身下流了很多血,看来完了!王警官身边躺着血迹斑斑的家平。他看上去并没有受什么重伤,只是眼神呆滞,被吓得目瞪口呆。 贾平看到陈警官,才缓了口气:“刚才吃饭的时候,王警官突然抽出匕首,悄悄地朝我刺来,我刚刚筷子掉在地上,被正要弯腰捡起来,我看到了。我拼命抓住他的手,然后双双倒在地上,扭来扭去。慌乱中,匕首刺进了王警官的胸口。我再也没有想杀人,我是自卫!”陈警官拍了拍家平的肩膀der同情道:“你要是自卫,就什么事都没有。”当晚,陈警官让家平留在医院观察。 第二天早上,法医部门的报告出来了。无论是郊区死者身边的匕首,还是插在王警官胸口的匕首,上面都只有王警官的指印。同时,在王警官家中搜出一些丝袜和女性内衣裤。经检测,正是一年前遇害的两名女学生。顿时,警局内一片哗然。这场悬案最终以惊人的结果告终。 从派出所回家后,深夜,趁妻子熟睡,家平悄悄打开上了锁的抽屉,拿出一本书静静地放在里面——《二A》杀人案”。与市面上出售的《两件凶杀案》不同的是,在本书的最后,有一个作者写的几页。 抽屉里的书,最后手写的几页,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局。在这个结局中,出于对自己作品的欣赏,作者模仿并杀死了两名女学生。但是后来,一个爱管闲事的粉丝读了这本小说,怀疑有人在抄袭它。于是,书粉们转了一圈,写信告诉作者本人。作者只好见了这位读者,杀了他,让他闭嘴。然而,好景不长,又一位爱管闲事的记者再次出现,调查重新开始。当笔者接到陈警官的电话时,他知道如果找不到替罪羊,这个案子就结不了了。于是,他提前一天去了当地,偷偷溜进了王警官家里,偷了一把匕首和一张名片,把匕首放在书迷的身旁,用一张打印纸把名片包起来,塞进了书迷的钱包里。时间和打印纸上的位置,其实是作者一年前见粉丝时用的。当时打印纸一共两份,作者的那份就塞在抽屉里。没想到一年后就发了。
- 上一篇: 故事:亲情小故事全集 爱与被爱的亲情故事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阅读
- 07-24 故事:亲情小故事全集 爱与被爱的亲情故事
- 07-24 故事:张大千简介 张大千简介及作品欣赏
- 07-24 故事:爱情故事大全真人真事 爱情故事幽默
- 07-24 故事:老赵要增肥故事完整版 老赵的幽默小故
- 07-24 故事:故事会东方夜谈合集 东方夜谈故事会
- 07-24 故事:守林人 守林人的真实故事
- 07-24 故事:陈阿娇怎么被皇帝藏娇的 陈阿娇和陈阿
- 07-24 故事:左耳失聪能当兵吗 左耳失聪有什么影响
- 07-24 故事:关于民间故事的诗配画 关于民间中国故
- 07-24 故事:拉封丹寓言乌龟和野鸭读后感 拉封丹寓
- 最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