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大全 > 正文
公元前3000年末,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出现了一个叫做亚述人的部落。到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已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提格拉-帕拉瑟三世国王时代(公元前746-727年),亚述人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兵种最齐全、装备最精良的常备军。提格拉-帕拉舍尔三世及其子孙,依靠强大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和埃及,成为两条河流。盆地和北非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亚述帝国的军队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攻城武器。一种叫投石机,是亚述军队特有的攻城工具。它们是巨大的木架,里面装有一种特殊的转盘,转盘上缠绕着马毛和橡树皮制成的绳索。只需轻轻一拖,可以发射巨大的石弹和燃烧的油桶。还有一个攻城槌,是用青铜做的,攻城时用来撞城墙的。
亚述军队兵种齐全,有战车兵、骑兵、重步兵、轻步兵、攻城兵、工兵等,行军速度很快,连渡河也不难。他们擅长用充气皮袋渡河。这些皮可以连在一起,放在河面上,从一岸排到另一岸,再铺上树枝,就成了一座军用浮桥。
亚述王对拒不投降、战争失败的国家进行极其残酷的报复,实行杀、烧、掠的“三统政策”。城破后,亚述士兵残忍对待城中百姓,砸头、割喉、烧屋、抢财、绑架g他们的妻子和孩子。
公元前743年,亚述军队攻占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因为城内军民拼命反抗。城破之后,被亚述士兵斩首的人头堆成了一座小山。亚述人还将数千名战俘绑在顶端削尖的木桩上,让他们在痛苦中慢慢死去。至于孩子们,亚述人不肯放过他们,把他们都杀了。城内所有贵重物品都被运回亚述。公元前8世纪,亚述王辛赫纳布将首都从萨尔贡迁至底格里斯河左岸的尼尼微。在犹太经文中,尼尼微被称为“血腥的狮子坑”。
公元前2500年左右,尼尼微开始形成真正的城市,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中心之一。成为亚述首都后,尼尼微开始了鼎盛时期。辛格纳拉布对战争不感兴趣。他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建设中n尼尼微。他建造了一座每边长近200米的“绝世宫殿”。宫殿包括两个亚述风格的大厅、一个椭圆形建筑、一个植物园和一个凉亭。宫殿内的浮雕长达3000米。这件古老的艺术珍品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新和那布还在他的“绝世宫”西北建造了妃子后宫和太子东宫。他还拓宽了尼尼微市的道路,增设了城市公园,修建了供水管网,并从60公里外的山区引水进城,保证了尼尼微市的供水。
当辛赫纳布国王的继任者亚撒哈顿国王继续扩张尼尼微,使尼尼微成为一座像《圣经·约拿书》中描绘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城市,一座拥有超过12万居民的大都市。
AsarHadong的继任者是著名的亚述巴尼拔国王。除了收集大量亚述书籍-c安放神位的同时,他还建造了一座巨大而豪华的亚述巴尼拔王宫。
到公元前7世纪中叶,亚述帝国逐渐衰落。埃及是第一个摆脱亚述统治的国家。随后,东北的游牧部落陆续出现,对尼尼微的威胁越来越大。公元前626年,居住在新巴比伦的迦勒底人与东部的米底人联手进攻亚述。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联军入侵尼尼微。尼尼微被洗劫一空后,又被纵火焚烧。著名的尼尼微城和庞大的亚述帝国从地面上消失了。
几千年过去了,人们只知道历史书上曾有过尼尼微这样的城市。
1842年,一位名叫博塔的法国考古学家在沉思圣经后,来到了伊拉克的摩苏尔城?约拿书。在流经摩苏尔的底格里斯河左岸,他发现了两座小山丘,一大一小二。大的叫“Kurongjik”,小的叫“约拿之墓”。博塔认为这两座山丘就是尼尼微古城的遗址。
在“约拿之墓”山上,有一座纪念先知约拿的村庄和一座清真寺,村民不让博塔挖掘。于是,Botha开始在Kurongjik山脚下进行挖掘。不幸的是,他挖了几个星期却一无所获。
1845年,英国考古学家莱亚德根据《圣经·约拿书》中对尼尼微城址的描述,也发现了这里。经过六年的挖掘,终于找到了辛赫奈布的王宫和亚述巴尼拔国王图书馆的一部分。证明这里就是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
在亚述巴尼拔国王的图书馆里,有成堆的大大小小的刻有亚述楔形文字的泥板。最大的楔形泥板长3米,宽2米多;这最小的不到一寸长,只刻了一两行字。这些泥板是2500多年前亚述人的书籍。它们涉及历史、法律、宗教、文学、天文学和医学方面的知识。它们是当时研究历史最有价值的文献。
几年后,与莱亚德合作挖掘库容吉克山的伊拉克考古学家拉萨姆再次来到这里。他18岁1852年至1854年,在库容吉克山下又发现了一座宫殿图书馆,发现了许多新的楔形泥板,还发现了亚述巴尼拔国王的宫殿。
他在亚述巴尼拔王宫遗址的墙上发现了著名的浮雕《皇家狩猎图》。新发现的泥版上刻有许多亚述和巴比伦神话,其中就有著名的神话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描述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大洪水,其次是斯托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几乎完全相同,而且是第一人称,暗示这是一位目睹洪水的幸存者的叙述。还有一幅浮雕描绘了当时亚述奴隶劳动的情景。这些奴隶大多是被亚述人俘虏的战俘。他们戴着手镯和脚镣,有的还被铁链拴在一起。监督。这些浮雕现在在大英博物馆。
后来,许多英国考古学家陆续来到这里,陆续对尼尼微进行了挖掘,一共发现了24000多块泥板。这些珍贵的泥板现在也在大英博物馆中。
1927年至1932年,英国几位考古学家对尼尼微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挖掘深度达到离地面27.5米。尼尼微古城遗址出土的大量泥板、浮雕等文物使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尼尼微的历史亚述帝国和尼尼微的兴衰。但遗憾的是,由于19世纪在Kurongjik山脚下进行了无计划和随意的挖掘,尤其是为了获得浮雕和泥板而采用的破坏性挖掘方法,尽管大英博物馆增添了不少珍品。宝藏,却毁坏了一座历史名城尼尼微的废墟。
- 上一篇: 故事:读者经典美文 读者人生故事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阅读
- 07-25 故事:读者经典美文 读者人生故事
- 07-25 故事:鬼城迷影恐怖故事 民间故事鬼城迷影
- 07-25 故事:青年文摘水平 青年文摘对我的影响
- 07-25 故事:故事会传奇故事 故事会传奇篇
- 07-25 故事:民间亲情豆腐故事 亲情豆腐的主要内容
- 07-25 故事:恶灵古堡 2004白城市黎淑信解说
- 07-25 故事:楼道里的灯电费应该谁负责 楼道里的暖
- 07-25 故事:陈省身和华罗庚谁厉害 华罗庚陈省身苏
- 07-25 故事:男人能接受女人跟前男友同居过吗 男人
- 07-25 故事:失恋的说说心情不好的句子 失恋最难过
- 最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