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故事网,这里有儿童故事、睡前故事、鬼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故事大全。

故事网

欢迎您,来到故事网!

首页 > 故事大全 > 正文

故事:青年文摘适合的年龄段 青年文摘语录

故事网 2025-07-24 故事大全

朋友送给我一幅国画。不懂国画,看不出什么花样。只觉得一张纸上写满了画,没有空白。我突然想到,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缺少“空格”吧!据说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都强调“留白”。书画有“数白如墨”的表现手法,诗歌有“诗外意境”的表现艺术,音乐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回味。为了在创作中更充分地表达主题,艺术家有意识地留有“留白”。“空白”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在虚无中求其虚实,从而达到“无画处,万物成妙世界”的艺术境界。“留白”的艺术也体现在生活中。我去朋友家做客。房子不错,房间也不小,就是陈设太多了,墙上挂满了字画,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我觉得这里太拥挤了,家具也缺乏“空间”。.去年冬天去了美国,四处游历,从东到西,游历了很多地方。我和朋友讨论过,印象最差的地方在哪里?这是纽约。因为那里高楼林立,抬头望去,天太小,压抑。这不也是城市建筑格局缺乏“留白”的地方吗?其实,“留白”不仅是艺术和生活的境界,更是生活的境界。生活不能安排得太满,生活也不能没有缝隙。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学龄前、青春期、中年和老年。抛开学龄前的年龄不说,十几岁的时候就要读书,开始创业在你的中年siness。自然不会有太多的“留白”,但到了晚年,就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留白”,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享受生命。生活很好。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曾提出三万天学习论,认为人生从1岁到27岁的一万天是成长和成长的时期读书,学习基础知识,适应社会。从27岁到54岁的这10000天,是一个不断整理和积累知识的时期。从54岁到81岁的一万天里,为了充实自己的时期,步入成熟的人生,做一个反思和总结。这个“思维总结”指的是对人生“留白”的追求。巧合的是,据说印度学者把人生分为4个时期,第一个25年接受教育,第二个25年立家立业,第三个25年回报社会,第四个25年隐退山林。这第4个25年是一个完整的“空白”期。90年代,我得到一张托尔斯泰晚年独自旅行的照片。看着这张照片,让人心潮澎湃。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读过这位大师的作品,但谁又能触及他的内心世界呢?正如这张照片所示,他背着包,拿着木棍,走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眼神是落寞的,身影也是落寞的。感受世界感受不到的世界,才是大师;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自己的精神放逐,寻找人生最后的空白。我的感受来自于他人,也来自于我自己。离开工作近10年,还没有退休,很难找到“空白”。我的一个老朋友,他收藏文学和历史大半辈子的材料,前年匆匆离世,终其一生都没有享受到人生的“留白”。我思念他,哀悼他的晚年。至于一些领导同志,退休后还忙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心为身”,直至生命的尽头,更是可悲。蚕死春蚕尽,蜡炬成灰泪干。这是对奋斗一生的人的写照和赞美。但我们终究是活着的人,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是会哭会笑会让生活丰富多彩的人,我们总不能一辈子奔波而不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吧!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劳动和劳动中度过,为养育孩子,为职称,为房子,为许多无法避免的事务而度过。我们的生活早已被分割成碎片。当我们进入晚年,我们需要为自己留出一段空白的时间,让世间尘封的心灵得到净化,让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和修复。为生活“留白”,就是解开名利的锁链,让生活不再束缚;为生活“留白”,是让生命在自理中享受从容的滋养;生活中“留白”,就是不让生命之弦在拉紧的时候断掉。从这个角度看,人生“留白”是一种无为而治的闲适之道,是一种人生智慧和人生哲理。这样一来,我要下定决心,为自己唯一的生命“留白”!


最新故事
热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