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故事大全 > 正文
在中国历史上,秦军惯于打仗是不争的事实。否则,秦始皇怎么可能统一中国?在秦军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中,有一种干粮至今仍为陕西人所喜爱——锅盔功不可没。
陕西锅盔的制作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被用作士兵的口粮。在陕西西府地区,至今还有一种叫“文王锅盔”的锅盔。锅盔在秦代得到发扬和普及。秦人制作的锅盔,大而厚实。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形似树桩断面,故名墩饼。那时,秦军行军时,士兵们发的糕点,一个有五六斤重。H。蛋糕的直径约为50-60厘米,厚度约为15厘米。而且,士兵携带它们的方式也非常独特。两个饼为一组,每个饼上钻两个孔,用皮绳系好,一个放在前胸,一个放在后胸,就像过去常见的民间包包一样。一般来说。这种特殊的携带方式竟然是突击作战中优秀的单兵护具,起到了铠甲(防弹背心)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出的箭矢插在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后,便可用来射杀敌军。墩糕能“吃箭”,也成为秦军取胜的法宝。于是战士们就把这种糕点叫做“锅盔”,即用锅烤的硬面甲。“锅盔”也因此名声大噪。秦人出门要烧锅盔自己在家,出门的人穿。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三国时期,著名的诸葛亮草船借箭之计,就是受到了秦军的锅盔吃箭的启发。
加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秦军能够战胜英雄,统一六国。作为士兵的主要干粮,“锅盔”也做出了突出贡献。锅盔的保质期比较长,适合长期存放和携带,这与锅盔的材质和制作方法是分不开的。锅盔的制作方法十分讲究。它采用优质小麦粉,加水搅拌,揉成面团。发酵好后,用擀面杖擀成一个大圆饼,放在平底的大铁锅里,用文火慢慢烘烤,晒干。,皮肤略带焦黄,果肉干燥而醇厚。即使在炎热的夏天,锅盔经过10天半个月也不会变质。适合远距离作战,可与当今军队使用的压缩干粮相媲美。
至此,别国军队已经不敌秦军。比如楚军的主食是汤圆,保质期很短。士兵们经常带着它们三两天就腐臭了,大多数吃了之后会引起胃部不适和腹泻。秦军不同。锅盔不仅保质期长,战士们在吃的时候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比如他们用煮牛羊肉的汤,配着锅盔吃。这就是今天在陕西仍然很流行的水盆羊(牛)肉。法律。一些聪明的士兵把锅盔掰成小块,装进铁盔里,把热腾腾的牛羊肉汤倒在他们身上。深加工的锅盔,汤汁鲜嫩,馒头松软温热,流传至今的经久不衰的牛羊肉馒头就是由此而来。秦军壮士,粮草填饱肚子,上战场,英姿飒爽,横扫六国,威势如断竹。
现在的锅盔是陕西人四季皆宜的家常菜,而且越来越精致。那种又大又重的锅盔在城里真的很难找。有时去陕西农村看农民过庙会,办红白活动,或者去集市看秦军当年那么大的锅盔。到咸阳平原农家做客,吃蒸面,吃个锅盖那么厚的锅盔,喝一碗麦粒粥,吃点农家绍尔泡菜,加点油辣辣的辣椒,真是一道美味佳肴。如果没有亲朋好友的指点,想吃到上述美食还真不容易。
秦人、秦戏、锅盔,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源远流长。我们今天难道不能从秦军和锅盔之间的联系中得到一些启发吗?有人说陕西有文化没工业。我认为关键是如何开发它。
秦军和锅盔是不是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太小了?
- 上一篇: 故事:职场老板叫员工买土豆的故事 正能量职场故事老板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阅读
- 07-29 故事:职场老板叫员工买土豆的故事 正能量职
- 07-29 故事:踮起脚尖就会更接近阳光是哪首歌 天再
- 07-29 故事: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努力奋斗梦
- 07-29 故事:从小规范孩子的仪表形象 从小培养孩子
- 07-28 故事:路在何方 路在何方蒋大为
- 07-28 故事:适合每天大声朗读的书 适合每天大声朗
- 07-28 故事:青年文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青年文摘
- 07-28 故事:睡前故事打喷嚏的兔子 睡前故事大全兔
- 07-28 故事:女生成熟的爱情观 女生成熟的八大特征
- 07-28 故事:不要去听那些杂音的哲理故事 懒人在沙
- 最新故事